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活动 >> 正文

公司各教研室组织集体备课与听课评课活动 切实加强思政课程建设

发布者:李历、马皓、王杰 [发表时间]:2022-04-29 [来源]:立博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对思政课教学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要求,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公司各教研室于4月27日上午组织多种形式的集体备课和听课、评课活动,切实加强思政课课程建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在A12-112办公室开展集体备课会,与会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教学经验,从教学思路和教学实施等方面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章节内容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本校学情特色,合力探讨教学方法、统一确定教学计划。会议强调,由教研室组织集体备课是立博始终坚持的一项工作制度,目的在于发挥教学团队作用,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此次集体备课,各任课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目标,统一了教学思想,为规范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有益帮助。会后,教研室组织青年教师随堂听课,观摩教学技巧、提炼教学经验,并与任课教师共同探讨了教学的设计和备课的心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在A12-114办公室开展集体备课会,与会教师共同研讨如何上好史纲这门课,如何讲好中国历史故事。各位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教学经验,对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进行细致划分、讨论,分享了好的教学方法。会上,与会教师提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员工明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员工坚定“四个自信”。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思政公共课,要与历史课相区分,史实和事例的运用要适当。在此基础上,各任课教师提出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员工认识的深度和广度,PPT课件要与时俱进,适当地进行修改,课件材料的选取要结合时政热点,兼具时效性和恰当性。此外,思政课老师备教材的同时要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加强知识储备,并且要根据员工的不同情况做好课前预期与筹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在A12-313办公室开展集体备课会,会议分两阶段进行。会议第一阶段是由课程组教师肖燕飞老师进行现场示范课教学展示。肖燕飞老师展示的内容是第三章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的部分内容。在讲授“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部分内容时,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引起了员工的共鸣,课堂氛围热烈。会议第二阶段是展开教学研讨会。会议在A12-313办公室举行。老师们分享了示范课的心得和建议,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进行讨论,并交流了各自的教学经验。随后,老师们还就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情况、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此次集体备课、听课活动,节奏凝练紧凑,对问题的解决精准到位,气氛活跃,各教研室参会老师反响强烈,纷纷表示这次集体备课活动收获颇丰,对下一阶段上好思政课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