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动态 >> 立博新闻 >> 正文

课部吴继金、孙燕两位老师参加第三届全国艺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7-01-08 [来源]:马列主义理论课部  [浏览次数]:
       

20161223日到25日,马列课部吴继金和孙燕两位老师赴西安参加了主题为“一带一路 艺术印象”的第三届全国艺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灿烂艺术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文明瑰宝。这条道路是艺术之路、文明之路、交流之路、创新之路,这条道路滋养了艺术的交融与蓬勃,产生了繁星璀璨般的艺术杰作,浸润着世界艺术名家大师,见证了人类艺术文明的辉煌,书写了艺术对人类进步不可取代的价值,凝结着人文智慧的最美印象。在新时期,“一带一路”更成为国家整体战略的助推之路。沿线国家以此为契机,合作共赢,共同创造世界新标准、国际新秩序,在交融共进中必将迎来新时代的文化繁荣与艺术高峰。本次论坛主题为“一带一路——艺术印象”。旨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共创丝路艺术新联盟,推动艺术交流与孵化,实现“丝路精神”的新时代价值与意义,夯实艺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与教育的高速发展,携手共建人类新艺术高地,助推世界文明再造。

在会议当中,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致辞。高屋建瓴地谈到,随着我国的逐步崛起,我们的影响力应该从器物输出转向价值观和精神层面的输出。而我国优秀的古典艺术也应该为当代时代的发展服务。中国美术学院经理许江的发言慷慨激昂、文采斐然。谈到丝绸之路从古到今肩负着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功能。经济是互利的,文化是共享的;经济是交互的,文化是交流的;经济是亲市场的,文化是亲人的。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创造的力量,感受到丝绸品质的东方复活。中央美术学院经理范迪安则用详实的材料汇报了央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所做的具体工作。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岩彩绘画、传统雕塑、华北壁画等传统资源资源。让员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妙。此外,还进行了西出阳关、舞彩之塑、丝绸新向等专题艺术展览,宣扬丝绸之路的当代价值。

此次会议令人印象深刻、受益匪浅,对传统与当代的辩证关系有了新的思路与想法;对艺术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使命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