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小筱)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全体教师党员不断提振精神、增强教师修养,发挥思政理论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落实立德树人任务,2019年5月14日上午,立博开展了“知行合一,不断增强教师修养”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
立博直属党支部书记蔡贤军带领大家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重要论述,并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办好思政课的根本保证和基础条件、党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以及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原则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加强思政课建设极具指导意义。
他进一步阐述做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应具体落实在以下三个自觉:
一是,自觉承担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不仅是党交给思政课教师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更是新时代赋子思政课教师的历史使命。思政课教师要自觉担负起坚守并扩大宣传思想阵地红色地带的重任,以敢打必胜的信念,勇于做坚持舆论斗争的顶强生力军,才能在加强思政课建设中切实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做到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
二是,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具体地讲,就是要坚持八个“相统一”。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吃透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要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在开展教学实践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真理力量,才能真正引导员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才能实现铸魂育人、激发广大学子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三是,自觉全面加强个人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思政课教师应具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种素养,反映出总书记对于这支队伍的严格要求和殷殷期望。回顾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能团结青年、引领青年、赢得青年,靠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成果的理论魁力,靠的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性魅力,靠的是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能否在课堂上把这些魅力展现给青年学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思政课教师自觉加强个人修养,应着力于四个方面:一是党性修养。思政课教师是广大青年学子认识党组织、认识共产党人的一个特殊“窗口”,思政课教师的党性修养强,我们党在青年人中间的威信就高、号召力就强。二是师德修养。思政课传递的是正能量,自然要求思政课教师本身充满正能量。思政课教师要给员工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前提是自己要有真善美的丰硕果实,应时刻注重为人师表,正己修德,自觉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三是学识修养。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思政课教师在讲台上才能真正讲得理直气壮。四是课堂艺术修养。思政课教师须练就精湛的教学艺术,把师生、教学、讲练、内容形式等张弛有度的有机串联,在教学活动中增加创造性和艺术性,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